产品搜索

资讯分类
详情
未来两年,我国将投资2万亿元拉动内需。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将利用好这一政策,支持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在11月15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制造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有关负责人就“中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作出了以上表述。
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1.94万亿元,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33.77%,并超过日本、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中国装备制造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据统计,今年1至9月,中国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负增长。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增幅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整车出口出现同比和环比双下滑局面。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后续订单近来也呈现出急剧下降趋势。机床、发电设备、重型机械等产品新增订单锐减,以上海电气集团为例,9月份国内设备订单只有去年同期的6%;中国船舶市场10月承接新船订单仅为今年月平均接单量的10%。
金融危机还导致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同时,受产品价格下跌和消化高价库存原材料的双重压力影响,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既是危机亦是机遇
亚洲制造业协会秘书长罗军说,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巨大灾难。但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来说,影响是“积极”的,能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我国三大电气设备制造商之一的中国东方电气股份公司总裁温枢刚也认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是一个机遇。“在金融危机中,谁能够站稳脚跟,谁能够不倒,谁就能占据这一行业的制高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在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理特管理顾问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博士日前曾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这样具有实力的国家可能会成为机遇,尤其对于装备制造业这样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行业,是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形成自主核心竞争力、完成产业升级的“黄金机会”,做强装备制造业,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我国政府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正在积极扩大内需,今后将加快实施在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而同时,在推进这些重点工程建设时,将进一步加大采购国产装备的比重。
据悉,为帮助企业降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将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保持重大技术装备出口稳定增长。
另外,我国政府还将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利用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装备制造业当前资金链紧张状况,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严峻,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立足根本,就能战胜危机,赢得主动,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推进结构调整,最终实现装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该负责人如是说。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打造自主创新能力 机械工业成就辉煌
下一个:
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因素不容忽视
上一个:
打造自主创新能力 机械工业成就辉煌
下一个:
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因素不容忽视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邮箱登陆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山路180号 邮编:215011 电话:0512-67274541
版权所有: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33205号